参会时间:2025年4月29日14:30-16:30
参会地点:西咸院区5楼教研1区儿科学教研室
主持人:郭彦孜
参加人员:
线下:张小飞、杨永康、闫平慧、陈苏静、杨茹、田思航、闫黎娜、乔红、姚业楠
线上:马红茹
4月29日,我院儿科学虚拟教研室成功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工作会议。会议特邀学校教务处及医院领导、各教学点负责人参会,通过总结阶段性成果、部署重点任务,为儿科学虚拟教研室建设和教学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张小飞、医院教学分管副院长杨永康、学校教学督导组组长闫平慧、教务处教学科科长陈苏静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会议由我院儿科学教研室主任郭彦孜主持。
教学汇报: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首先由各教学点依次汇报虚拟教研室工作进展。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课程秘书田思航在教学文件统一化、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模式同质化、教研活动定期化等方面展示了教学成果;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秘书王亚超着重说明了教学进度表基本同步化和丰富各种资源库的内容;西电集团医院马明珠主任重点介绍了所有教师均掌握雨课堂教学工具的情况;宝鸡市人民医院马红茹老师则通过线上泛雅课堂分享有关思政案例库建设的详细内容。汇报内容凸显了虚拟教研室在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显著成效。



工作部署:整合资源,聚焦课题
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1.整理教学资源:各教学点继续汇总教学资源并上传超星平台
2.完成临床专业第二次阶段测试
3.项目结题:计划于6月完成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结题工作,形成结题报告
4.开展下一项科研课题:陕西省“十四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基于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儿科学虚拟教研室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4Y2253),计划2026年12月结题。
总结展望:平台驱动,展望未来
与会领导和教师展开热烈讨论。郭彦孜主任在总结汇报中表示目前超星平台资源建设雏形初现,模式为“一平台五个库”(除了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基础资源外,“五个库”为典型案例库、图片库、思政案例库、试题库、视频库)。平台还需要各教学点共同继续完善教学资源,上传各教学点学生信息,这样教师及学生均可享用平台资源、交流互动,达到同质化的教学目的,最终提高儿科学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各教学点负责人、秘书表示在陕中二附院儿科学教研室郭彦孜主任的带领下,经过2年的资源共建及交流,各教学点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去年进行了雨课堂培训,大家体会到雨课堂可以很好地记录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评价效率与效果。另外,教学方法与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模式也在转变,尤其是TBL教学培训让大家逐渐理解并接受教学模式转变对学生内驱力激发的重要作用。希望陕中二附院儿科教研室以后继续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在线上开展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的培训及演示。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张小飞充分肯定了儿科学虚拟教研室在跨院教学协作中的示范作用,提出进一步扩大虚拟教研室成果,通过邀请国内专家培训、组织教学比赛、科研反哺教学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各项能力,更好地共建数字化虚拟教研室平台和知识图谱AI课程。医院教学分管副院长杨永康强调了教学质量的体现是执业医师通过率,希望儿科能继续加强提高课堂质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学校教学督导组组长闫平慧教授提出了教师教学理念培训、超星平台工具培训、全面推广见习课模式、筛选重难点规范录制教学视频资源、探索增值性评价、跨学科合作机制等多项建议,以推动儿科教学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教务处教学科科长陈苏静建议以“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完善“院校-医院”联动机制,优化教学管理流程,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平台和制度保障。
本次会议为儿科学虚拟教研室的后续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立足协作共赢,以数字化赋能教学,为培养新时代儿科医学人才持续发力。
图/姚业楠、杨茹
文/田思航
审核/郭彦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