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新闻公告 -> 正文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五官科学教研室试卷分析研讨会及集体备课

作者:五官科学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5-09-01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9日14:30-17:00  

会议形式:线下(五官科学教研室)

主持人:段风

教学督导:聂亚飞

参加人员:陕中二附院五官科教研室带教教师: 聂亚飞、段风、杨超、马庆云、王芳、王剑、赵凡、刘勇、杨伊宁

会议内容:

1.试卷分析研讨会

2.集体备课


第一项:试卷分析研讨会总结上学期口腔科学、耳鼻喉科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考试考核成绩满分100分,期未考试︰平时成绩=70%︰30%。平时成绩由作业、上课签到、上课提问、临床操作等构成。试题分布:45个A型题,5个X型题,5个简答题,1个病案分析题,1个绘图题,考试内容与大纲吻合,试卷难度:0.36偏难;区分度:0.27  区分度差,部分试题需要改进或淘汰;错误率较高的是X型题和画图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待加强。

口腔科学考核成绩满分100分,期未考试︰平时成绩=70%︰30%。平时成绩由作业、上课签到、上课提问、临床操作等构成。试题分布:60个A型题,2个简答题,2个病案分析题,考试内容与大纲吻合;题型分布合理,题量适中。容易︰较易︰较难︰难=40︰30︰20︰10,符合本科未考培养计划要求,贴近考研考试出题形式及格式,覆盖了口腔科学的大部分知识点,能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也有较好的区分度。从错题分析上看,学生课内听讲,课外学习态度不积极,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鉴别诊断,临床操方法不熟练,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思维不缜密。

上学期五官科学教研室承担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及口腔科学教学工作,各位老师讨论了上学期带教中的问题。

杨超老师指出目前临床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考勤总有部分学生缺课,不听课;

聂亚飞老师分析首先五官科学相关课程,耳鼻喉、眼科均不是考研及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同时学生在备考考研,所以部分学生存在上课不听讲、看英语等情况。根据各位老师发言,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喉、眼科、口腔均存在相似问题。

教研室各位老师通过讨论,建议加强课程考勤,加强课堂提问,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课程中增加小测试等方法提高学生抬头率。

上学期见习课口腔科学在医学模拟中心,进行CBL教学,耳鼻喉为床旁见习,耳鼻喉床旁见习经过2届学生带教,已初步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住院部11层,见习时将学生分成2组,1组在门诊,学习耳鼻喉相关检查,比如前庭功能检查、电测听、中耳分析等;另1组学生在耳鼻喉住院部内镜检查室,进行耳内镜、鼻内镜、喉镜、耳鼻喉常规查体的教学,期间安排患者或典型病案给同学们展示,见习效果尚可,因为将学生分成2组,2名教师带教,教学时不会出现后面同学看不见、听不清的情况,而且同学们都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这需要科室同时安排2名老师带教,门诊和病房替换教学,需要科室配合,这学期暂时沿用这种模式,并需不断探索更好的见习模式,床旁见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见习课时间内,典型病例的患者少,可能出现无典型患者可以让学生问诊、查体,只能依靠教学病案,需要带教老师尽量安排患者。

项:集体备课:赵凡《眼睑炎》、杨依宁《白内障》、王芳《斜弱视》、王剑《鼻出血》

赵凡《眼睑炎》、杨依宁《白内障》、王芳《斜弱视》、王剑《鼻出血》,各位老师讲授结束后,聂亚飞老师指出,各位老师对所讲授内容熟悉,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知识点准确无误,课件建议多增加图片、动画,便于理解,建议可以在课件中增加雨课堂使用;段风主任指出:几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不足之处是互动性稍欠缺,建议多与学生互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讲课中应该增加板书,板书需要有设计,杨超老师:教学课件建议增加图片、动画或临床录制真实视频,可以在临床中多录制相关教学视频,加入课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聂亚飞老师建议可增加一些新技术、新指南相关内容,课程思政是目前教学中必须融入的。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聚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实际,初步确定了课程重点、难点与考核方案,并通过深入研讨和集体智慧碰撞,明确了本学期教学方向与改进措施。教研室将继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强化团队协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图/张婷玉

                                                            文/马庆云

                                                            审核/段风